首页
> 新闻> 详情
高全喜:通识教育要量力而行


发布日期:2012-10-24 字号:[ ]


 
中国的通识教育必须是在大学教育的专业背景下走一条独特的道路。开展通识教育,中国的大学要采取稳妥的,和自己的基本条件相匹配的稳健的方式。
 
■本报实习生 王珊
 
说起通识教育,很多人都不陌生。这种始自20世纪初叶的西方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当时欧美大学面临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问题。21世纪以来,面对和曾经欧美发达国家同样的难题,中国高校也开始践行通识教育改革。然而至今,国内依然未形成一套公认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通识教育带给现有大学教育的改观似乎有限。
 
两年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高全喜创办了一个名为"知行文科试验班"的特殊班级,集教学与研究于一体,探索通识教育的新模式。改革两年来,试验班学生思考力和判断力大增。那么在他看来,中国的通识教育之路究竟该如何走呢?
 
完成人才培养由量到质的转变
 
《中国科学报》:专业教育被认为是一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人思维僵化,过于机械。结合您的经验,您认为通识教育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吗?
 
高全喜:通识教育就是要弥补单一专业知识的狭窄和应试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扼杀,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培养健全而自由的人格。走通识教育,是目前大家都认可的一个方向。
 
举个北航的例子,知行文科试验班目前大三的学生已经开始到专业院系接受专业教育,开课的老师有一天跟我说,他给过去上课的学生提了点要求,即先让其他的同学发言,他们晚点再举手。老师说从试验班过去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思考能力特别深刻,一般他们回答后,别的同学就不好意思回答或者提出问题了。
 
《中国科学报》:通识教育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那么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识教育也是一种德性教育?
 
高全喜:通识教育是广泛意义上的德性教育,德性和人的能力、人的性格、人的是非判断力都相关。培养学生的德性,本是大学的基本职责之一,但是因为意识形态的渗入,德育变成了大学的政治课,导致学生德育教育的缺陷,人格发展不全面,因而频频出现自杀、虐待动物等不良行为。通识教育与传统文明、做人的美德相关系,好的课程、好的老师、好的教学交流方式会使学生成为直接受益人。
 
通识教育是为了满足现在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既有专业的知识,又有完善的人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完成人才培养由量到质的转变。
 
大规模的通识教育不现实
 
《中国科学报》 :对于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通识教育模式,您都曾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您觉得目前各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高全喜:理念和现实结合不当,也就是通识教育中国化的问题。现在大学对于通识教育的理念虽有基本的认识,但对于如何结合中国的具体教育环境、结合本校现有条件而言,开展切实可行的通识教育,各大学的认识还是不够清晰,这是中国教育者亟须反思的问题。
 
像在很多大学里,搞的是大通识,比如说复旦、北大,对于新进校的两三千新生,前两年不分专业,统一放到类似文理学院的机构,接受通识教育。但是前提是我们的学生在高中就文理分科,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体系是不一样的,不具备西方搞大通识的基本条件;而且每节课两三***的大课教学,学生和老师几乎没有交流的机会,这样的授课方式,学生是吃不消的。另外学校的课程设置,核心课程不明确,大量类似音乐、诗歌、绘画课程充斥着通识课程的课表,不仅起不了改革弊端的作用,还会冲击专业课,这其实是混淆了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概念。
 
《中国科学报》:从师资方面来讲,教师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吗?
 
高全喜:优质的教师资源是通识教育的必备条件,每个学校都会尽力去请好的老师来教学。但是事实是很多老师是因为不具备开专业课的能力才去开通识课的;而且,我们大多数的老师也是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并不完全具备开设通识课程的能力;况且为了评职称晋级,本来只需要开一门的课被分化为好多门,过于琐碎,对学生来说是严重的浪费。
 
所以说,对于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的中国大学来说,大规模的搞通识教育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只能集中优势师资,从小型试验班慢慢探索,积累经验后在部分学科内搞"局部通识",成功后再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现在即使搞了,也只能面临失败的结局。
 
既是机会,也是选择
 
《中国科学报》:哈佛在2007年启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时候,提出了全面教育的理念,然后就有学者提出通识教育已经落伍,全面教育和通识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您如何看待这种看法?
 
高全喜:现代大学创建的重要原因是满足社会、产业和新科学技术发明对专业人才的需要,现在社会依然需要专业性的人才,但社会同时又需要引领者,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各式人才,更好地分配社会资源。
 
全面教育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出发,试图对专业课起到无形的支撑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实处理的还是如何把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很好地衔接在一起的问题。全面教育试图每门课程都包含知识以外的更多内容,伦理、情感、能力等等。中国的通识教育则是先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然后在此基础上衔接专业教育,目的一样,只是手段不一样。哈佛通识教育有着百年的探索,实行全面教育也是其现阶段探索改革的道路所在,我们的通识教育模式也是适应中国大学现阶段的改革要求的。
 
《中国科学报》:相对西方,中国的通识教育起步晚,对于我们的大学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高全喜:既是选择,又是机遇。我们所追求的一流大学哈佛等,他们的体制也是在不断改革的,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很多。中国的大学有着后发的优势,可以参照他们探索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和老路,在思索和学习的过程中直接走向其改革的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起点是一样的。
 
总之,中国的通识教育必须是在大学教育的专业背景下走一条独特的道路,通识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既有人文的底蕴,又有经世致用专业知识的学生。开展通识教育,中国的大学要采取稳妥的和自己的基本条件相匹配的稳健的方式,量力而行。
 
 
作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0-24 8:02:53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推荐信息 | Recommended information
Copyright (c) 2012 湖南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门户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湖南纬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首页 | 资源检索 | 联系馆员